重拳狙击 揭秘ICO华丽外表下蕴藏的暴利
01
▲
这几天,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首次公开售币)成为霸屏级话题。
从上周末开始,便传开ICO监管将至的消息。
对于急速升温又明显积聚风险的ICO,中国监管出手了:一场本应于9月2日召开的区块链盛会被有关部门在召开的前一天突然叫停。
随即两天后,央行、网信办等七部便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将ICO界定为“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监管严格落地,一锤定音,大有终结整个行业之势。
前脚ICO刚被定为非法融资,后面紧接着变流传出N种关于它的故事版本。
ICO的疯狂直接使比特币从几千涨到了上万+,让很多人早起一睁眼,不小心就实现了财富自由;有人甚至还将ICO的暴利模式堪比“贩毒”......
这趟水到底有多深呢?听几个令人震惊的小故事。
02
▲
ICO是什么?对于这个进入大众眼帘仅仅几个月的“词语”,它何以翻起如此波澜?
简单科普:(了解的群众可自行略过)
ICO,一种通过发行虚拟代币的方式进行众筹融资的行为,可简单理解为数字货币社区中的IPO(首次公开募股),但两者之间仍存在着巨大差异。
简单而言,IPO是用法定货币买股权。而ICO是将股份或收益权变成加密货币,公开出售——相当于参加众筹,获得了虚拟代币,类似没有“决策权”的股权,但可马上转手交易,博取差价。
这种方式规避了法定货币带来的法律问题,更容易集资。
其实早在2013年ICO便出现,最初它仅限于个小圈子内:区域链拥护者、比特币投资者,虽然小众,却相对健康。
直至2016年下半年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加入,巨头开始主导区域链的商用化进程,降低区块链创业项目的需求,导致市场涌现大量ICO项目,月度融资额出现爆发式增长。
项目越来越多,反而操作却变得越来越简便。想要完成ICO,只需要即可两步:项目白皮书(相当于商业计划书),判断投资价值;然后,使用比特币进行投资。项目完成众筹,根据出资额比例获得相应权益。(当然,项目失败比特币也就打水漂。)
03
▲
随着加密数字资产的火爆,代币也获得上千倍的涨幅,虚拟货币市场很快脱离区域链生态本身走上“独立化”飙升之路。(脱离现实向泡沫化发展)
此刻,围观的投资者坐不住了。虽不看好发展前景,却还是忍不住想投机分杯羹:“管他项目前景怎么样,买了代币就可以去二级市场转卖,代币价格上涨就能赚钱。”
在诱人的市场行情下,大量骗子(如很多前期专门从事邮币卡及股票内幕交易)涌入,ICO开始成了他们的“暴富”狂欢乐园:庄家先持有大量份额,用大量资金把代币价格炒上去,等散户入场就分批把自己代币卖出去赚取差价。
这便是为何监管层对这类项目不看好,央行相关人士研究了大量 ICO 白皮书,结论惊人:90% 的ICO项目涉嫌非法集资和主观故意诈骗,真正募集资金用作项目投资的 ICO,其实连 1% 都不到。
至此,ICO已经严重变质了,从助力初创企业实现改变市场理想的融资工具,变成了骗子们圈钱和非法集资的手段。
在当前金融强监管的环境下,既然出现了风险问题,监管自然会及时跟上。考虑到ICO融资额每月都在成倍地增长,监管早一天介入,便能多挽救一批韭菜。
所以,政策出台相必才会如此快速、如此严格,以至于大多数参与者看来,还有些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