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回顾与未来展望
限于页面篇幅,浏览完整版请点击下方链接,并下载《2021璞跃中国金融科技年度白皮书》
璞跃中国(Plug and Play China)电子报告库
以下为本文目录,
建议结合要点进行阅读
开篇引言
第一章 政策规划篇
第二章 金融机构篇
一、金融+数字技术创新回顾
二、金融+场景产业创新回顾
1、金融与C端的融合创新
2、金融与B端的融合创新
三、海外金融科技发展观察
第三章 绿色金融篇
第四章 投资布局篇
第五章 未来展望篇
一、变革路径
二、变革路径背后的动因
三、重点发展机遇
参考引用文献与资料
开篇引言
作为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政策指引的最后一年,我们观察到金融机构对于金融科技实践战略从早先的“科技赋能”升级至“科技引领”,例如国内银行业科技投入规模在2020年罕见出现50%以上显著增速。对于2021年,以招商银行披露的上半年科技投入增长近30%表现来看,全行业2021年科技投入预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2021年作为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别指出,要“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我们也看到众多银行在2021年同步制定了自身的“十四五规划”。在此基础之上,工商银行进一步制定了《2021-2023年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建设银行进一步制定了《2021-2025年金融科技战略规划》。在2022年1月,央行接力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为产业未来发展提出新的指引。
在这些强劲的政策推动和战略引领下,多元化的技术投入给金融机构带来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场景产业的跨界融合给金融机构带来业务新增量,这些新模式正在逐渐成为金融业差异化竞争的突破口。
基于这些观察与实践,下文我们将从金融科技的政策与规划总结开始,梳理分析包括隐私计算、云原生、场景赋能、产业互联网、SaaS等在内的2021年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实践代表,并结合海外发展加以借鉴;研究海内外投资机构金融科技布局;重点剖析与倡议绿色金融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金融科技领域由于其科技+金融的二重性,在广泛吸收各产业数字化进程中沉淀的新兴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在重塑金融业自身运营方式,二级市场对于金融机构的估值模型也在同步演变。我们也认为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已经处于确定性的长期增长之中,参照欧美领先银行科技投入在营收10%占比的常态以及目前我们3%的投入强度,数千亿新增市场将在未来加速打开。
第一章 政策规划篇
关键词:基础建设
2019年8月,央行公布首轮金融科技发展规划——《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这份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明确了金融科技发展方向、任务和路径,开启了金融科技在国内蓬勃发展之路。在2021年一月,央行继续政策加持,出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的重点任务包括“金融科技治理”、“数据能力建设”、“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数字技术金融应用”、“金融科技创新体系”、“金融服务智慧再造”、“监管科技的全方位应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等八方面。相比之前一轮规划,“底座”、“最后一公里”、“再造”等关键词提示我们政策正在推动金融科技向基础设施迈进。
与此同时,我们观察2021年全年各部委其他对于金融科技领域的政策,可以看到“合法合规”正成为金融科技实施与落地的重要基石,而这也将给金融科技健康发展提供长期保障。
第二章 金融机构篇
关键词:合规数字智能、云原生、场景赋能、产业互联网、SaaS、科技金融
一、金融+数字技术创新回顾
通过疫情,无论是银行本身,还是零售或者企业客户,彼此都对金融业务的线上、便利、快捷、及时、准确等智能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诉求。尤其在银行端,我们观察到包括风控、投研/投顾、支付、客服、营销、监管等业务环节都能看到很多人工智能创新案例,以及银行也与众多头部科技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持续的为业务部门提供更高效准确的创新技术与产品。
不过在2021年,伴随《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是继《网络安全法》之后,再次将用户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了制度完善。对于大力发展技术与金融融合的银行业而言,作为技术底层生产力,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再次被金融机构放在重要位置,隐私计算被推上聚光灯。
我们观察到诸多银行对于隐私计算开始实践。例如工商银行建立“多方安全计算平台”,该平台通过一系列密码学协议支撑,实现多方原始数据密文协同计算,全面保障原始数据隐私安全;交通银行建立“隐私计算平台”, 将隐私计算相关技术同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区块链、图像识别等技术结合,形成安全可信的综合化数据融合解决方案,平台现已应用于普惠金融、智慧风控、生物识别、智慧营销等多种业务场景;在科创企业端,从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沙盒”入选项目清单的统计可以看出,技术提供方(包括华控清交、富数科技、矩阵元、星云Clustar等科技公司)积极与金融机构深入挖掘相关应用场景。
我们认为,隐私计算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在营销、风控层面提升效率,技术上已经得到初步验证和落地,尤其可以协助银行在“运用数据”辅助展开金融业务中存在的痛点和瓶颈,例如,在零售信贷业务中,银行在授信审批时缺乏对客户信息的全面收集以及验证,在发放贷款后无法实时了解客户的交易信息和信用变化。
也正是在上述趋势的背景下,风险投资人大力押注合规智能背后的隐私计算赛道,根据公开资料统计,2021年超过10亿元投资已经入局。我们团队也早在2018年就指出多方安全计算是未来围绕数据合法合规使用的创新路径之一。隐私计算所提供的“可用不可见”功能可以在多场景起效,并且可以在各个数据要素融合的痛点提供了安全合规手段。不过我们也观察到,受制于短期算力瓶颈和金融机构对于创新产品的消化周期,隐私计算相关的产品与服务还处于导入初期。
与此同时,在2021年,基于云原生的人工智能应用是机构IT布局重点。从行业规模看,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中国金融云市场(2021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1上半年,中国金融云市场规模达到26.5亿美元,同比增长达40.2%。
从实际应用层来看,包括平安银行、上海银行等在2021年首次提出正在加快构建云原生体系。在这普及背后,银行也积极在IaaS层及PaaS层布局机构底层核心系统更迭,例如工商银行在2021年半年报首次披露相关建设情况,其IaaS基础设施云入云节点总量达到9.8万套,PaaS应用服务云容器数超过 5.6万套。
不过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鉴于私有化部署占比较高,未来私有化与云原生的结合可能机会更大。例如腾讯云最近推出了云原生操作系统遨驰在私有化领域的交付方案,可以更好的服务金融、政务、能源等行业。这个带来比较有趣的会是,原先我们顾虑的纯公有云模式的业务复制难题有机会在云服务大厂的带领下破解。
不过在这些相关新兴技术应用背后,我们也认识到,成熟技术的引入应建立在优秀的数据管理能力的基础上,故只有在数据治理系统和体系完善的基础上,金融科技业务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数据资产助力各种技术落地与良好实践。这带来的就是无论任何新型智能技术出现,数据底层能力建设将仍是强刚需。
二、金融+场景产业创新回顾
1.金融与C端的联合创新
我们观察到,小额高频,包括“衣食住行游娱学养”是银行切入C端场景的重要入口。与这些刚需场景的合作,一方面帮助银行显著增加了获客渠道,同时也提升了银行与用户的粘性。中国银行2021年发布的《金融场景生态建设行业发展白皮书》也指出,全球最具价值的前100家银行中,70%以上已通过建设开放银行平台等模式投入场景生态建设浪潮。例如建设银行在本地生活服务的发展迅猛,基于“建行生活”App,建设银行覆盖优质餐饮、品质外卖、打车出行、充值缴费等场景为C端流量一站式服务。
与此同时,这些非金融场景的实际应用情况也成为了银行定期报告信息披露的新风向标。例如招商银行在2019年年报首次披露其App金融场景使用率和非金融场景使用率分别为83.79%和69.80%,掌上生活App对应比率分别为76.21%和73.90%。紧随其后的是在2021年交通银行和平安银行也加入类似指标披露队伍。另外,我们也看到更多银行在披露传统AUM(零售客户总资产)指标同时,自2018年起也陆续开始披露MAU(月活跃用户)指标。在2020年年报中,有7家包括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与中信银行披露了MAU指标,农业银行与邮储银行也在2021年中报进行了MAU指标首次披露。
我们认识到,在金融业务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银行与场景产业的融合势必成为了几乎所有银行的选择,不过其跨界协作方式也开始出现了同质化的表现,这背后考验的是金融人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产品运营能力、以及对于资源与资金投入的强度。当然也有部分银行选择优先精耕细作个别场景,以此实现客户的粘性提升,例如光大银行的“云缴费”每月生活缴费场景,交通银行旗下信用卡的“最红星期五”每周定期线下消费场景,南京银行的“鑫e商城”线上购物场景,宁波银行的“薪福宝”每月工资代发场景。
2.金融与B端的融合创新
对于B端,我们观察到更多银行开始站在产业互联网维度去做差异化企业金融业务,将客户的资产负债表与数字化报表结合起来,助推企业金融业务发展。我国产业互联网处于刚起步状态,仍属于蓝海市场。各个传统产业对于利用科技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与生产、运输、销售与管理协同有着强烈的需求,银行可以开放科技能力助力产业转型。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席卷,基于产业数字化的产业金融将可能逐步走向产业数字金融。当产业数字化后,不仅产业的经营信息都将线上化与数据化,其整个产业的上下游也将建立数字化连接,使得整个产业链将产生巨大变革,创造更大价值空间。在此基础上,产业金融的模式与逻辑也将随着产业数字化进行迭代变更。传统的产业金融模式主要直接面向单点核心客户,基于其订单信息、资产信息提供单一或整合的金融服务产品,而随着产业数字化的发展,金融机构在评估企业价值时,不仅可以看其经营数据,还可以挖掘其潜在的数据资产价值,为金融机构创造更多的资产空间。
近年多家金融机构在产业互联网方面进行了创新,例如卫星遥感技术助力“三农”、打造线上产业供应链金融平台、结合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打造的金融业务支持平台等。
与此同时,作为ToB为代表的SaaS模式,首次在2021年银行披露的定期报告中出现。平安银行在2020年年报中指出“通过与 SaaS平台开发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产业生态圈,形成‘1+N’批量获客及经营的生态合作模式”。浦发银行在2021年半年报中指出,通过对接核心企业、SAAS平台等1+X模式,围绕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等场景预付费资金监管、物流行业全链路、ERP厂商SAAS服务、汽车金融生态等重点行业,组合开户、收单、E存管、在线融资等明星API组件,形成综合服务方案,带动分行营销行业及头部客户,助力结算性存款、有价值客户、代发业务稳步提升。尤其是在借记卡业务方面,浦发银行联合SaaS服务商打造联合营销模式,通过快速提升产品力与商户服务能力提升浦发银行在多类细分场景的覆盖率,形成扩大交易规模与拓客获客的新途径。
我们认为,SaaS未来将给金融机构带来新的获客模式,以及基于SaaS的数据属性,也将给金融机构带来新资产的探索与实践机会。
三、海外金融科技发展观察
海外金融科技市场2021年同样也呈现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包括监管侧、融资端、活跃科创企业方面、领先金融机构的科技创新实践均有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和借鉴之处。
从监管角度来看,在数据安全相关法律逐渐完善之后,合规与安全的关注度并没有减弱。以新加坡为例,其金管局2021年重点工作包括推出新一代监管沙盒、与美国财政部进行网络安全合作等。
从热门新兴创业领域来看,BNPL(先买后付)、NFT(非同质化代币)等成为行业异军突起的赛道。多个国家呈现BNPL集中爆发态势,百余家NFT企业累计获得数十亿美元投资。但正如前文提到的监管加码,对于BNPL的迅速发展,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已经意识到其背后可能带来的新型债务增加,并在2021年年末与多家先买后付服务商了解相关情况,寻求更多数据披露。
从活跃科创企业来看,根据剑桥大学替代金融中心-剑桥大学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地图统计,数字银行赛道火热,海外活跃企业数量达到245家,增加8%。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也是重点参与投资海外数字银行的成员,目前已经投资布局包括南非、丹麦、巴西、德国、印度等数字银行。
从领先金融机构实践来看,作为年投入超百亿美金的行业领军者摩根大通是重点关注对象。相比其2020年重点布局区块链不同,摩根大通在2021年重点布局了数字银行(收购巴西数字银行C6 Bank的40%股权)、场景金融(收购大学理财规划平台Frank,将获客触角提前至大学生)、支付科技(允许其企业客户通过银行的应用程序和网站向数百万零售客户发送付款请求,背后结合了即时资金可用性、结算终结性、即时确认和集成信息流等)等。其他领先银行方面,科技与场景的结合是重点关注方向,例如高盛与苹果共同商议推出“先买后付”服务,花旗银行宣布推出数字平台Bridge,帮助中小企业与地方、社区银行建立联系,助力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对于上述海外市场变化,我们看到合规智能与场景产业数字化是与国内金融科技发展趋同之处。我们认为监管的深度介入将会给国内金融科技带来更明确的“横向”成长预期,而金融机构开放生态、打开边界的主动式创新将给国内金融科技带来更具想象力的“纵向”成长空间。
有研究显示,部分国家和地区推行的监管沙盒模式有效带动了更多企业进入金融科技市场,有助于促进金融创新。从我们实际观察来看,监管沙盒模式为金融机构建立了清晰的科技创新路径,并且通过权威机构的领导,也带动了其他金融机构对于成功案例的不断复制。相比早前缺少监管机构或者明确法律法规指引的创新,目前的金融科技创新模式具有可持续、可监管的长期发展特征。
对于场景产业数字化方面,相比海外,我们感受到国内金融机构对于“连接各方”的诉求更为强烈,这也有赖于国内快速的数字化进程,帮助到金融机构可以实现更快更好的创新落地。另外,我们目前已经迈过纯金融模式创新阶段,我们正在经历的场景产业赋能是正在实实在在地提升全社会效率水平,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感谢您的阅读,想要浏览更多请点击下方链接,并下载《2021璞跃中国金融科技年度白皮书》
璞跃中国(Plug and Play China)电子报告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