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后企业动态:非夕科技坚持仿人化技术创新路线,打造更全面的平台型产品线
1月31日,非夕科技“Flexiverse 2023新品发布会”正式对外亮相,非夕带来了全新产品:全球第一款自适应并联机器人、新一代通用力控型夹爪、穹知AI系统。同时,在发布会上非夕科技还就仿人化技术理念、典型应用、行业标准和非夕生态进行了全面阐述。
“我们将保持初心,通过科技创新让机器人有能力胜任更多重复、枯燥、有害的工作,朝着非夕‘用以人为本的科技,让工作更具创造性,让生活更有幸福感’的愿景而努力。”非夕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王世全在发布会上说。这样的愿景和目标也贯穿了整场新品发布会。
非夕科技选择仿人化的技术路径,致力于让机器人以更加类人的方式工作。参考人的行为方式,人工作业往往以手感调整为主,视觉引导为辅,将这些从人身上的启发移用到机器人的工作形式及相应的产品设计上,从而实现更通用智能的机器人产品。
新品发布:“臂”、“手”、 “脑”的产品创新
在本次的发布会上,非夕科技带来的自研创新产品:全球第一款自适应并联机器人——玄晖 Moonlight。如果将自适应机器人拂晓Rizon系列比作是“通才”,那玄晖机器人则是细分领域里的“专家”。
从市场需求来看,在对力控要求高,自由度要求相对低的场景中,玄晖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首先,玄晖融入了非夕多年积累的传感和力控技术,结合并联式架构的优化,能够根据接收到的力反馈做出实时的调整,具备与 Rizon 系列机器人同级别的精细力控和稳定抗干扰能力。
其次,它还拥有强大的适应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可以自动化复杂力控任务,快速适应操作环境的变化,能广泛应用于更丰富的场景。
据非夕科技产品总监李学森介绍,玄晖在测试应用中有出色表现,由于玄晖具有高力控精度,无论是螺丝拧紧、柔性上料组装,还是平面打磨,都有着出色的发挥。
玄晖自适应并联机器人预计于2023年第三季度推向市场。
除了有机器人“臂”的创新产品外,非夕还带来了全新自研的 “手”——通用力控型机器人夹爪Grav系列,此款产品拥有标准版Grav和增强型Grav Enhanced两个版本。
在非夕看来,如果想让机器人实现如人手一样精细、灵活的操作能力,仅靠机械臂本身是不够完备的,还需要靠“手”的创新。
据非夕高级产品经理李文彬介绍,Grav是二指力控型电动夹爪,Grav Enhanced则是结合了壁虎材料,具备两种控制模式:二指力控和增强型无源吸附。
Grav通过实现极致的力控性能,以及仿生壁虎材料的运用,能极大地扩展夹爪的通用性,适应尽可能多的处理对象和复杂任务,也就为机器人工程方案提供更多的选择。
Grav系列通用力控型夹爪预计于2023年第二季度推向市场。
有了手和臂后,非夕还发布了完整的通用“大脑”——穹知NOEMA系统,包括了穹知云平台、穹知边缘系统和穹知边缘控制器。用户可以非常轻松地进行AI模型的开发和解决方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数据治理、模型训练、算子编排、方案部署,和维护调试等功能。
据介绍,AI穹知系统旨在将机器人AI解决方案进行平台产品化,让更多行业生态伙伴使用非夕AI技术,扩大机器人AI解决方案的普及度,提高AI方案的部署效率。
面向第三方使用的穹知AI平台将在2023年6月对外开放注册使用。
典型应用:基于自适应机器人的打磨抛光解决方案
在展示了非夕“臂”、“手”和“脑”的最新产品进展后,发布会上,非夕还以打磨抛光为例,就仿人化的机器人技术,到底在实际场景中可以应对哪些真实需求痛点、带来哪些应用上的优势进行了阐述。
打磨抛光是制造业中一道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序,也是很难实现自动化的环节。行业常见痛点包括工艺难度高、大多数自动化方案通用程度不高,以及缺少高可靠性的硬件设备。过去几年中,通过大量客户需求和项目实践,基于自研的自适应机器人,非夕提出了柔性通用的打磨抛光解决方案。
自适应机器人具备曲面跟踪、轨迹学习、曲面贴合、力位复合控制的动态性能,同时还兼具可靠的抗干扰能力、更加灵活的空间运动能力,这些成为了自适应机器人能出色完成打磨抛光任务的核心能力。
非夕科技首席机器人科学家钟书耘表示,通过大量的研发实践,基于自适应机器人的打磨抛光应用具备多种优势,首先是能够适用更广的需求范围,其次,机器人能实现较为理想的工艺质量,高效地测试和部署。同时,由于自适应机器人本身是软硬件高度集成一体化的力控型机器人,这就意味着非夕的方案不需要加装额外的外部传感器,或是浮动磨头,减少了外部设备损耗和维护费用,让方案更具性价比。
行业标准:全国首部《自适应机器人创新发展蓝皮书》发布
除了专注自研技术外,非夕希望能够为中国智能制造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领先性,贡献一份企业应尽的力量。在此次的发布会上,非夕联合工信部装备中心联合共同推出了国内首部《自适应机器人创新发展蓝皮书》(下称“蓝皮书”)。蓝皮书中,对自适应机器人的概念、技术要点,全球发展格局等都做了全面阐述。
工信部装备中心副总工程师左世全认为,灵巧、智能、柔性通用的自适应机器人必将成为未来机器人发展方向,它高度契合制造业企业对于柔性制造的转型需求,其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可进一步提升制造业以及细分行业产品质量、生产效能,大大提高应对生产复杂性的能力,也将推动机器人产业链发展和国际机器人价值链的重构。
对于非夕来说,希望借蓝皮书的发布,能联合更多的产业链相关方,一起建立自适应机器人技术发展的行业标准,推动中国自适应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非夕生态:赋能生态合作伙伴,促进共赢
同样是基于对行业所面临痛点的思考,非夕还对自适应机器人行业生态进行了介绍。
在机器人行业中,往往面临着诸如:复杂应用落地难、测试部署周期长、业务批量复制难等痛点。结合非夕自身优势,非夕在发布会中介绍了面向生态伙伴的核心举措。
一是面向自适应机器人使用者,打造了易用的软件平台和工具。包括图形化任务编辑系统Elements,自适应机器人二次开发工具Flexiv RDK,通用AI机器人平台穹知NOEMA。
二是将围绕完整的项目周期和整体业务进展,为合作伙伴打造良好的服务体验,包括咨询服务、技术支持、数字化设备资产管理、培训中心等。
三是打造开发者社区——Flexiv Hub,创建知识共享平台。
四是非夕将致力于促进和生态伙伴实现共赢的业务增长。
本次发布会也邀请到了斯坦福大学BDML实验室、Infinity、Toddco、Mirka中国、橙子自动化、Tick-tek、上海硅步、盈泰欣等为代表的广大国内外非夕生态伙伴,他们纷纷对非夕的合作表达了高度的赞许。
非夕市场总监高云帆在发布会上讲到,自适应机器人是由创新驱动的全新产品,非夕采用了仿人化技术拓展了机器人的能力,促进更多全新应用落地,以此撬动更广阔的蓝海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非夕非常欢迎志同道合的生态伙伴,特别是坚持长期主义,秉持相同技术理念的合作伙伴加入非夕生态中来。
加入璞跃中国
科技创新生态
添加微信小助手 pnp_china
加入创新者社群
及时掌握最新资讯
关于 Plug and Play China 璞跃中国
2006年成立于硅谷的璞跃(Plug and Play)是全球科技创新平台引领者,曾先后成功早期投资孵化了Google、PayPal、Dropbox 等多家互联网行业科技巨头公司,业务涵盖:早期投资、企业创新服务、创新生态空间运营等。经过10余年的发展和超过20年的长期积累,目前在全球设立50多个创新生态空间和区域办公室;累计投资超过1600家初创企业,为超过17000家初创企业进行孵化加速,为超过500家全球领先大企业提供联合创新服务,年平均举行初创企业和大企业间的对接交流活动1000余场。
2015年,在中国双创浪潮下,璞跃入华,2016年“璞跃中国(Plug and Play China)”成立。
璞跃中国立足北京——中国总部,布局上海、深圳两大区域创新中心,联动南京、武汉、无锡等城市创新合作伙伴开展中国创新业务。
璞跃中国现开设有企业创新服务、城市创新服务、科技投资、创新空间四大业务板块,构建了中国领军的线上线下创新平台,并为之配套构建了包括大企业、初创公司、城市伙伴、风险投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导师等多维度的创新生态伙伴体系。
迄今璞跃中国已服务10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累计孵化加速1700余家创业公司,并投资了包括ApplyBoard、AutoX、非夕科技、纵行科技、银基安全、大界机器人、海飞科、Authing、优时科技等超过150家科技创新企业。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pnpchina.com